电泳流水线涂装的漆膜弊病及其防治
由于电泳涂装方法的独特性,电泳流水线所产生的漆膜弊病虽与一般漆膜病相同,但病因及防治方法不同,有些弊病是电泳涂装。在本章中将常见的电泳涂装漆膜弊病及病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:
1颗粒(疙瘩)
在烘干后的电泳漆膜表面上,存在有手感粗糙的(或肉眼可见的)较硬的粒子,称为颗粒。
产生原因:
(1)电泳槽液有沉淀物,凝聚物或其它异物,槽液过滤不良。
(2)电泳后冲洗液脏或冲洗水中含漆浓度过高。
(3)烘干炉脏,落上颗粒状的污物。
(4)进入电泳槽的被涂物不洁净,磷化后的水洗不净。
(5)涂装环境脏。
防治方法:
(1)减少尘埃带入量,加强电泳槽液的过滤。所有循环的漆液应全部经过滤装置,推荐用25um精度的过滤袋过滤,加强搅拌防止沉淀,消除槽内的“死角”和裸露金属处,严控PH值和碱性物质,防止树脂析出或凝聚。
(2)提高后冲洗水的清洁度,电泳后冲洗的水中固体份要尽量低,保持后槽向前槽溢流补充。清洗液要过滤,减少泡沫。
(3)清理烘干室,清理空气过滤器,检查平衡系统和漏气情况。
(4)加强磷化后的冲洗、要洗净浮在工件表面上的磷化残渣。检查去离子水循环水洗槽的过滤器堵塞,防止被涂物表面的二次污染。
(5)涂装环境应保持清洁。磷化至电泳槽之间和电泳后沥干(进入烘干室前)应间壁,检查并消除空气的尘埃源。
注:槽液中污物基准测定:取槽液1公斤,用500目的滤网过滤后,残渣量应少于10mg。
2.陷穴(缩孔)
由外界造成被涂物表面,磷化膜或电泳湿漆膜上附有尘埃、油等,或在漆膜中混有与电泳涂料不相溶的粒子,它们成为陷穴中心,并造成烘干初期的流展能力不均衡而产生火山口状的凹坑,直径通常为0.5—3.0mm,不露底的称为陷穴、凹洼,露底的称为缩孔。
相关信息来源:www.szgrd.com